中信加速器

本期文章简介 何为内网/国际专线

这一期我来讲,诸多的科学上网的方式中,相对最好的一种 就是「内网线路」,也就是你们常说的,「IPLC」和「IEPL」线路,然后我还会跟你讲一讲,内网机场的一些非行业内很少有人知道的一些事,这一期一定认真看,我说的这些都是非业内人士很少会提到的东西,对你们而言价值非常高,搞明白了这一期我讲的东西,会直接帮助到你判断内网机场的好坏,内网线路的优缺点等等,除此之外,我还会帮你破解一些,关于内网线路的一些谣言,或者是误传,首先先明确一点,我接下来讲的这些都是普遍情况,如果说的哪一点和你们了解的,或者是实际情况不符合的,请务必理解,可能是你的情况,不是普遍情况,刚才说了科学上网,没说翻墙两个字,原因就在于,其实内网线路严格来说不算翻墙,因为内网线路,不受到GFW的审查,也就是你们常说的,IPLC和IEPL不过墙,原因很简单,内网的需求,一般是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或者是组织机构,他们提出来的,他们的硬性要求就是 稳定 低时延 和最好的可靠性,所以普通用户使用的公网,自然是无法满足他们的,内网线路最大的客户也都是这些机构,尤其是银行 金融交易 大型跨国公司,你想一下这些客户,怎么可能跟我们普通网民一样,接受数据包跳转几十上百次,然后还冒着数据包丢失在公网的汪洋大海中的这种风险,所以很自然的,他们就有内网的需求,国际专线节省了大量的跳转和转发,最大的程度保证了可靠性和稳定性,走了内网专线,自然就不经过公网和国际出口的审查,也就是你们说的不过墙。

IPLC和IEPL的技术原理 在OSI模型中的层级 以及内网的本质

关于IPLC 「International Private Leased Circuit」,和IEPL 「International Ethernet Private Line」,具体的底层原理,我就不详细说明了,没几个人需要知道这些东西,但是有几点,我可以简单提一下,首先IPLC和IEPL,都是内网线路,所谓的内网指的就是数据通过内部网络传输,不转到公网,结合我第七期讲的,OSI模型 IPLC是通过物理层,把两个点互相连接组成的局域网,IEPL是通过数据链路层 连接点对点或者是多点对多点连接起来,本身不管是IPLC还是IEPL,其实组的都是内网,通过内网想要连接互联网,还是需要额外的一个步骤,就是把数据转发到公网,我举个例子,比如说我在广东,然后通过IPLC连接到在香港的你,我们之间就是IPLC内网线路,我们之间数据是可以互通的,但是我们都不能访问公网,看不了YouTube,也用不了微信,说白了不管是IPLC还是IEPL,都只是负责发送数据的电路而已,并不拥有访问互联网的能力,我们说的内网,只是连接两个点而已,想要访问公网 IPLC的两端,还是需要接入当地的机房,再接入互联网,这里就要提一个,全局IPLC的概念了,所谓的全局就是指你的数据包,直接进入内网专线,不经过跳发,直接传输到专线的出口,但是我们通过机场走内网专线,实际情况不是IPLC全局,而是经过你的本地网络,小区网络,然后接入互联网,然后再连接到IPLC中转节点,这个时候才进入专线,然后数据发送到内网的外中转节点,这个时候就已经不是专线了,再接入公网访问你需要的服务,所谓的内网专线,其实就是中间的那么一小段而已,IPLC是纯粹的物理层传输电路,技术实现上是通过「TDM」 ,也就是「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」,「时分复用」实现的数据传输,通过极低的时间差,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和业务数据,本质上是需要依赖一个路由器的,IEPL是纯粹的以太网电路,通过设备间的MAC地址通讯,少了一层路由设备,相比IPLC延迟能做到更低,由TDM 也就是「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」,导致的抖动也会减小,但是这两个其实相差不是特别大,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,后面我就当做一个东西讲了,在这些传输电路上具体承载哪些服务,就是上面那些层 包括网络层,传输层 会话 应用这些层的事情了,在OSI模型里面,IPLC就是第一层物理层的电路,IEPL是链路层的电路 都只是电路而已,和互联网和公网没有任何关系,说的再直白点,比如说这根网线,你可以理解为专线,但是网线本身,如果没有接入光猫,没有接入互联网,接通的两头也就是局域网。

内网专线的三个优点 低延时 稳定性高 以及不过防火墙审查

这就是所谓的内网,内网的优点主要有几个,第一个就是延迟低,第二个就是稳定性和可靠性高,第三个就是不受到审查,低时延是怎么实现的呢,很简单 那就是没有额外的跳发,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吧,这一根网线接通两个点,你数据在中间传输 要怎么跳 对不对,没得跳,在公网的环境里,比如说我们访问一个网站,数据在几毫秒到几十毫秒内,经过小区网络,经过本地服务器 经过解析,从广东出发到香港进入专线的数据包,在进入专线之前,就可能经过跳转发几十次了,内网线路虽然说没有办法帮你节省,最开始这一段 小区网络 本地服务器 解析这些东西的延迟,但是在过境的时候,你就可以理解为近乎零跳发,这就已经比很多163和CN2线路强很多了,上海到日本的CN2线路,延迟是在40毫秒左右,但是沪日IPLC专线,最低延迟能做到25毫秒,深港能做到5毫秒,上海到美西能做到120毫秒,深圳到新加坡45毫秒,下一个优点就是稳定性和可靠性,这个也很好理解,专线用的人少,不受公网影响,自然就稳定性和可靠性高,你们要知道,一般的专线都是谁在用 银行证券交易 跨国大公司 数据中心,还有CDN内容分发这些服务,能满足他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对你来说就更不用说了 对吧,最后一个优点就是,正好我们利用到的,就是说不受审查,内网线路要想做审查,就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网线专线了,另外就是因为相对费用比较高,另外资质要求比较高,而且主要的用户,都是一些跨国大公司在用,很难有具体的政策落地实施,就好像有人租了你的房子,就算你是房东,也不能不打招呼就进房子 对不对,所以恰好这一点,被我们拿来用来科学上网了。

内网线路的最大的缺点就是价格复杂 并且需要持有资质才能从上游购买 内网线路的经销商层级繁多 价格有贵有便宜

我下面重点说一下缺点,那就是价格,这里你注意,我说价格是缺点并不是指贵,而是你能够买到的价格,要看你跟谁买,比如说 如果你能从源头电信联通那里买专线,价格可能比CN2还便宜很多 对吧 可能,但是你没有资质,所以买不到,所以你很难从上游那里买到,一般只能通过下面的经销商买,经销商过了几级之后,虽然说没有那么严格的资质的要求,甚至到了机场,比如说机场卖内网线路给你我这样的普通用户来用,完全不需要看你资质,但是价格就高出很多了,不过就算贵,也只是相对而言,具体IPLC多少钱,是没有办法报价的,你需要向运营商提出你具体的需求,承载的数据类型和服务 带宽,然后运营商会给报价给你,除此之外也要看物理距离,是海底光缆还是陆地光缆,铺设成本等等,比如说深港的陆地光缆专线,在铺设的时候,成本自然就和上海到美西的海底光缆,沪日的海底光缆,成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,所以说价格也会差很多,我给你们看一下,这个图是联通的上海到香港的内网专线的价格,可以看到1.5兆和2兆的带宽,分别一个月是两万到两万三,这个图是联通从上海到美国洛杉矶,也就是美西的专线价格,可以看到1.5兆和2兆,价格分别是11万和11万5,同样是内网专线,一个走的是陆地光缆,一个走的是海底光缆,而且距离也差了很多,价格就能差到5倍左右,除了物理距离,因为是租用,你租用的带宽多少,也直接决定价格,所以我只能跟你们说,IPLC不同的专线,价格是完全不一样的,深港和沪美完全是两个量级的价格,这里我给你们独家辟谣了,网上那些说IPLC贵或者说IPLC便宜的,可能都是对的 也可能都是错的,这其中还有一个猫腻,就是说你看你要找谁买,比如说电信和联通自己的国际专线,一般也都会找二级分销商,二级分销商也会找他们的经销商,越往下越贵,可是越往上越难办,需要的资质就越高,这个就要看人了,如果说你能从电信那直接买到,肯定就是厂价直销了,所以我以前一直说,让你们建议挑一些大机场,一定程度上就是这个道理,很多IDC数据中心和大机场,确实有一些高于别人的资质,直接能从二级经销商 或者是直接从电信联通那里买线路,自然就便宜,自然就越不会被上游绑架,等一下我给你们讲机场的时候,详细讲给你们听,除了因为经销商导致的价格差异,IPLC本身也存在很多方案,同样的比如说深港线可能有多个方案,延迟可能略微有一点差异,但是直接会体现在价格上。

真假IPLC和阿里内网是怎么回事?

还有就是你们经常传的什么真假IPLC,还有说什么阿里的IPLC不是真的IPLC,先不说阿里是把多个数据中心,通过内网的连接连起来算不算IPLC,出口流量不过墙总不能骗人吧,这一点其实真的不用纠结,是真是假不重要,IPLC也只是承载过境数据的这么一小段而已,你真正应该在意的,还是接入专线前 和在境外的公网 这两段,反正过墙不经过审查就是IPLC,对我们而言 就是最大的特性了,时延和稳定性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就比较飘渺,除非你就住在IPLC入口,你的数据包可以直接接入IPLC实现全局IPLC,比如说我在广东,用阿里的内网,或者说用机场的IPLC专线,都走的是深港IPLC 体验其实差不太多,但是如果你在东北,你接入深港线数据包经过几十次转发,走了可能上万公里的距离才接入深港专线,走深港专线可能就走个几十公里就出境了,你觉得哪一段比较重要,说白了,对内地我们这些翻墙用户来说,不过墙就是最重要的,不用考虑那么多 什么稳定性可靠性,这些因素并不是不重要,而是对我们这些用来科学上网的用户来说,这些内网的优点只是体现在过境的那一段而已,IPLC对我们而言最大的意义就是出境方式稳定可靠,不用担心哪一天比如说shadowsocks或者V2ray加密不可靠了,你就用不了了 你就翻不了墙了 对吧,通过IPLC你理论上是可以一直用来访问境外服务的,除非发生什么战争,或者是海底光缆 或者说陆地光缆出障碍,另外再给你们讲个小知识,上游供应商卖线路都是通过带宽计费的,只有下游 或者是受到上游限制,才会按照流量计费,有这种限制 很可能就说明 他们的线路不够优质,可能已经转了很多次手了,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线路供应商 不是指机场,机场按流量计费 是非常正常的 也是有必要的,这里我给你们破解一个迷思,那就是很多人盲目的觉得内网线路IPLC和IEPL牛逼。

内网接入公网的一段直接决定你整条线路的通畅性 并非只需要保障内网通信的一段 而是全部阶段

然后就觉得内网线路秒天秒地秒空气了,语义上没错 内网线路就是牛,但是你还记得刚才我给你举的例子吗,我拿这根网线,这个就是内网线路,我说这根网线无敌,但是你的猫呢 你的路由呢 你的网卡呢 你的出口带宽呢,这些其他的硬件设备和指标,在科学上网这件事上,就是内网线路虽然说牛,但是同样受限于接入机房,内网接入互联网的这一段公网的线路,还有内网本身线路的承载 运营 维护,还有机场的负载均衡 是否超卖这些问题,我来一个一个的给你们讲,你用来跨境的这一段IPLC内网没问题,但是你本身接入IPLC之前这一段,多数情况下可能是BGP,这一段如果做得不好,丢包 拥堵 QoS,接入IPLC之前你就500多的毫秒的延迟,那你IPLC这一段 延迟一毫秒 完全不丢包 1G带宽,是不是就没有那么重要了,因为无论这条内网有多好,你的体验都会很糟糕,这就是我之前经常说的木桶效应,区别机场好坏的一个重点就在这,就是机场有没有技术能力,能把他们客户的数据 在送入内网线路之前的这条通道优化好,IPLC出口段接入境外的网络服务,这一端跟进入内网之前的入口端是一样的,也是面临一堆的优化问题,而且这一段在境外 对吧 ,人生地不熟 往往更加复杂,所以组建内网,除了两端都要有机房之外,接入当地的公网也是个技术门槛,说完了两端。

机场运作的模式 和为什么会有超卖的现象

咱就说内网线路这本身,即便是在内网线路里面 也面临一堆麻烦,这里我跟你们聊聊机场运营背后的一些事,非常的有价值 你们仔细听好,比如说有一家机场,买了上游IPLC 10条专线,一条线路10万块钱一个月,那一个月的成本呢就是100万 对吧,机场要转卖给1000个像你们一样的客户,毫不盈利的情况下,要让这1000个客户共享这10条线,一个人就是1000块钱 对吧,1000×1000=100万,这个时候机场就要自己搭建自己的服务器,来动态的分配 你们这1000个客户,如何分配这10条内网线路,肯定不能同时让所有人都访问一条线 对吧,即使是IPLC也会拥堵严重 导致线路炸掉,这个时候就要做负载均衡,某条线路 比如说负载高的时候就要断掉,让其他人用其他线路,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,别人能用某条线 你不能用,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已经在用这条线了,而你接入的时候就超过阈值了,显示Ping不通了,你就只能选择别的线路,这个时候 如果你不懂这里面的原理,你就会上网说某某机场爆炸了 贼难用什么的,然后机场主就会对你没好气也不接受你退款,因为你不懂 跟你也解释不清楚,除此之外,机场在做自己的负载服务的时候,也是需要投入技术人员机房成本这些的,这就是所谓的运维,继续说回机场,机场不是说卖了1000个给像你们这样的客户吗,后来机场发现100万的成本,卖给你们1000个人,每个人收1000块钱,也就刚刚平掉了采购线路的成本,一分钱没赚,加上机场本身的运营和人员,没有利润不说 还要倒贴钱,这个时候机场决定,如果继续只卖1000个人,怕是要赔得连裤衩都没了,所以就只能多卖1000个人,这样一来机场就有了2000个用户 对吧,同时刨去了成本,额外有了100万的利润,拿这些利润来给人员开工资和盈利,但是发现 现在2000个用户,线路承载不了这么多的数据量,于是就会限制每个人的流量,比如说一个月一个人就给你限制1T的流量,做了一个月之后,发现不行 还是承载不了,于是就让每个人只有500G的流量,发现还可以 承载得了,而且还有冗余,于是就搞一些登录随机赠送额外流量的一些小功能,或者说开通这种「Affiliate」这种推荐码,让你们帮他们去做推广,或者优化自己的负载均衡的这些机制,想方设法让2000个用户,岔开使用的时间和线路,避免高峰拥堵,再或者扩个容 买更多的线路,这个时候就要看机场的技术和运维能力了,有些机场同样100万的成本,也许能保证3000个客户 用户体验都流畅,有些机场可能技术实力不行,或者说负载均衡的运维做的不行,1000个客户可能都做不好,那么这些机场就慢慢被淘汰了,还有一些情况,比如说同样是3000个用户,有些机场采购的线路找的是上游经销商,拿到的价格便宜 对吧,有些机场拿不到高层的经销商线路,就会导致收费有很大的差异,有些机场可能因为技术问题,或者说运维能力问题,或者说上游采购价格没有优势的问题,没有竞争力 最后就只能超卖 超售了,并不是所有的机场,都希望破坏用户的使用体验 超卖来赚钱,但是你也得充分理解一下我刚才说的这些点,把线路的数量再加10倍,再把客户再加10倍 结合我刚才说到的那些所有的因素,再结合在一起 各种情况都有 对吧,实际使用中能有多大的差异就可想而知了,所以大机场之所以能做大,基本上都是真的有技术,或者说能拿到相对比较低廉的线路的租用的价格,小机场偶尔会有跑路的情况出现,你就可以理解了吧。

烂的内网线路可能还不如优质的公网 请不要盲目认定内网线路一定更好

赚不到钱 又刚不过大机场,你就只能关门了 对不对,刚才说了这么多,其实就是为了说明 并非内网线路就无敌,一条拥堵的内网线路,再加上应对的负载的技术能力差,可能还不如CN2,或者是163骨干网,也有可能还不如你自己的VPS自己走的线,所以请不要盲目的信仰所谓的内网机场,具体情况你要具体判断。

为什么内网机场声称自己并不赚钱?

我这里分享一个情况给你们听,真的假的你们自己判断,我只是说跟你分享我听到的,之前我也是普通的一个翻墙用户,谁也都不认识,但是过去几个月,因为你们很捧场,帮我把频道规模做起来了,所以我现在有幸认识了一些机场内部的人,有两个大机场的老板跟我私聊过,内网线路卖给像我们这样的个人用户,即使收费一年好几百,你觉得贵,可是机场往往没有利润,可能还要倒贴钱,一些内网机场的盈利在于对公,也就是To B,个人业务只能说维持住成本,或者说利润非常低,只是为了做口碑和知名度,然后口碑知名度做上去之后,还是要靠To B的业务赚钱,刚开始听一个老板这么说的时候,我还是不太信的,后来另一个机场老板也这么跟我讲,还给我看了一些内部的采购线路的一些价格,我就有点动摇了,可能确实是这个情况,你们可能有人问,为什么大机场那么多,难道都不赚钱吗,这就回到我刚才提到那些问题了 对不对,有技术能力负载做得好 客户多,或者说上游采购的线路的价格有优势 便宜,可能还有的赚,甚至可能赚的还不少,但是不代表所有的机场,都有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线路的能力,有些可能确实是只能维持,有一些确实可能是做一个月赔一个月,其实做什么生意都是这样的 这个很好理解,其实很多机场都是靠着对公业务,或者是其他业务赚钱的,所以我们作为个人用户,也就别那么多抱怨了,内网专线的线路成本确实高,注意我刚才说的这些情况,都是内网机场的事情,其他的普通机场 可能也有可以带入的部分,但是我刚才讲的都是内网机场,我了解到的情况。

内网线路经销商层级的逻辑 和对用户会产生的影响 以及某些机场为什么服务态度非常恶劣

刚才既然我提到了线路的供应商,那我就多讲一嘴,我自己用的是花卷科技的IPLC,这个不是掐饭我再强调一下,花卷自己不做机场,他们算是一个专线的经销商,他们上面是不是直接对接的电信,从电信那直接买的专线我不确定,但是看价格和服务,我觉得花卷还不错,一些机场和数据中心,因为资质问题,可能无法直接对接到电信这样的顶级供应商,他们就只能买花卷或者是其他的,像花卷这样的二级供应商,从他们这买线路,有些买到线路之后去做机场了,有些买了花卷的这些线路,做了下游 自己本身就做了下游线路的分销商,有一家很大的机场,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,机场老板和花卷的老板,是不错的朋友关系,所以花卷出售给这家机场的线路的价格就比较低,然后这家机场就做的比较好,因为有这种硬性的优势,在同行竞争中处于碾压其他对手的这么一个状态,所以就不太在乎客户服务和自己的口碑了,然后我原先也是这家机场的用户,通过这家机场来用花卷的IPLC线路,但是后来出了一些事情,我就再也不用了,因为他们家的客服把自己当大爷,把我们这些客户当孙子,然后我觉得,我觉得有优势,也不能这么浪 对不对,不然被反杀了多难看,刚才我说到的那些信息,都只是我想分享给你们,我知道的信息而已,同样其实 ,不管我说花卷的专线,还是顶级供应商电信的专线,经过几次转手,每一家的负载均衡和运维 是否超售,其实都是构成木桶效应的一个组成部分,比如说我,假如说我直接从电信买了一条IPLC然后卖给了三家机场,三家机场又卖了科学上服务给你们,那么机场运维和负载如果做的不好,直接影响到的是你们,跟我没关系,但是如果我自己的运维负载做的不行,会影响我下面的所有机场,和机场下面的你们所有人,如果说电信做的不好,电信下面的我 我下面的机场 机场下面的你们所有人都全炸,所以体验好的一些大机场,就是因为上游少,不受到太多的影响,小机场往往没有采购的优势,对接不到上游的一些资源,很容易就被上面多层影响,所以相对体验就差,另外我提到了花卷,因为花卷的深港线路对我来说有优势,他家的别的线路我没有用过,也不评论,其他的IPLC供应商,比如说 还有沪日线路做的比较出名的CloudIPLC这些供应商,我跟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原理和行业里面的事情,不要盲目的相信我提到的任何供应商和机场,一切以你实际体验为准。

为什么有些机场会跑路 为什么有些机场要获取用户信息 机场和内网专线如何配合审查制度 个人信息安全应不应该保护

接下来我来讲讲跑路问题,前段时间某家知名的大机场说就没了,影响到了很多人,不过他们不是为了跑路而跑路,也是出于无奈,好像是第三方支付服务受到限制,所以不得不关停了,另外他们收尾做的还可以,把现有的用户转给另一个机场了,他们跑路的原因是,某个用户乱来 结果相关部门介入调查,机场就配合,然后最后就关了,所以我一再强调翻墙之后,要约束自己的行为,就是这个道理,有关部门不会因为你翻墙这个行为本身找你谈,而是会因为你翻墙之后 干了哪一些可能危害到国家安全的这些行为,就会跟你谈了,机场也存在这种苦恼,因为用户多了 什么人都有 自然就不好把控,用户少了就只能提高价格 就更难卖,所以我挺理解他们的,出了事儿 他们是第一责任人,这里我再给你们分享一个关于机场审查方面的事情,那就是为什么有些大机场,会要求你们的个人资料,我知道你们很不喜欢和支持这一点,甚至还冠上什么爱国机场之类的称呼,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,越大的机场对接到的上游线路,就越接近顶级 也就越接近电信,也就越严格,大机场之所以大,是因为人家做的是正经生意,卖的也是合法线路,名义上是提供给这些跨国做生意的企业,和正当翻墙的正当境外网络服务访问的这些需求,那么肯定就要遵守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法规,所以需要统计用户信息,方便出了什么事情之后配合调查,目的就是为了追查到个人,内网线路IPLC和IEPL本身不受审查,但是以深港专线为例,虽然说深圳到香港这一段不经过审查,但是从你到专线之前的那部分,理论上是可以通过机场来审查到你的,另外阿里云这样的服务提供商,也是有可能对网内的流量进行审核的,所以说如果你认为,用了内网线路就安全了,就可以高枕无忧了,你就大错特错了,约束自己的行为 永远是有必要的,所以请理解一下,如果你跟我一样是正经的用户,没有什么可担心和害怕的,当然如果你实在介意,你可以选择那些其他,不需要你个人信息的机场,所以我之前说了,网络信息时代,没有真正的数据安全,你的个人数据,可以以任何形式泄露出去,所以要么就彻底断网 跟世界脱轨,要么就最大程度的自我保护就就行了,当然如果你做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,你可得小心了,就好像一个主干路上有一个摄像头,配合我们国家的天眼项目,每天流量可能几万人,平时谁会盯着摄像头一个一个人的看你的隐私,看你是谁,除非抓罪犯 对吧 人脸识别一抓一个准,我们的个人信息,在互联网流量里面,就像融入大海的一滴水一样,把你单独过滤出来,就要看有没有必要和价值了,我们普通人个人信息,其实没有那么重要,别太把自己当回事。

IPLC/IEPL速度快 带宽大 稳定 不被审查?四个误传逐一解析

最后我普及一些常识 破解一些谣言,首先IPLC并不代表速度快,刚才解释过了,内网线只是跨境这一段而已,你更多应该考虑的是,自己的位置接入内网线的延迟,这段延迟怎么样,第二就是IPLC带宽大,也是个伪命题,你的上游供应商,直接决定了IPLC的带宽,比如说我从电信那买了1G的内网线路,1G的带宽,我可以卖给你,限制就成一兆的,都是IPLC 都是电信的专线,还是那句话 你要看你的上游,如果我们谈论机场,就要看机场给了你多少带宽了,所以说并不是说用IPLC带宽就大,这是两个概念,第三 IPLC一定就稳定吗,不一定,内网线路本身可以稳定,但是受到机房 接入用户的数量 是不是超售 这些因素的影响,因为底层的传输逻辑是时分复用,用的人多了,数据超过承载能力了,数据一样会被卡住排队,导致线路崩溃,甚至CN2线路,可能会比你的小机场买到的经过无数经销商转手的超售的IPLC更好,第四点 IPLC不过墙 所以更安全吗,其实还真不见得,安全性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,有兴趣你可以看一下我的第八期,第八期的内容已经有100多万的播放量了,最后IPLC不一定就更贵,CN2GIA的美西线路,可能就比深港IPLC要贵很多很多,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最后再插一句 翻墙之后,请约束好自己的行为,不要碰触国家法律,明令禁止的一些底线,也不要传播,危害国家安全的一些相关内容,你们说我是粉红五毛外宣啥的随你们 对吧,反正我可以审查你们的评论,骂人的我一律一个骂过去,然后把你屏蔽,记住,我告诉你,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为你好。

结语 看到这里请订阅 点赞 留言 帮我优化YouTube的推荐算法 考虑加入我的频道会员 有礼物送出 谢谢!

有关内网线路,和内网机场的一些信息,我就分享给你们到这里了,这里是「硬核翻墙」系列文章的第十期,以后我还会继续更新相关的内容,如果说你觉得我的文章做得还可以 帮到你了,点赞订阅留言,如果可以的话,请考虑开通我的频道会员,每个月2美金,或者说每个月10美金,选择10美金,每三个月我会送你礼品,有我自己写的书,和我做的游戏控制器,详细的你可以点这里去看 了解一下具体送什么礼物,你帮我发展壮大我的YouTube频道,我来帮你分享更多相关的内容 双赢,我是中信科技,本期结束。

联络我们

Telegram 交流群

© 中信加速器 All rights reserved